湖南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紀實
4月20日,天空飄著毛毛細雨。早晨6:00,駐扎在常德市武陵區柳葉湖管理區卸甲洲村的“三調”一線工作人員羅斌,穿好雨衣準備外出野外核查。
省三調辦督導通道縣第三次國土調查工作
顧不上雨水天氣,羅斌和工作組其他成員像往常一樣,背上測繪儀器,拿著圖紙,和當地居民一起走過平原,翻過山坡、丘陵,用腳丈量每一寸土地。每走到一處,便拿出圖紙和當地居民討論地形情況,逐塊進行確認,遇到存疑的地塊,用外業地籍測繪平板拍照舉證。邊看邊問邊拍邊記,五官四肢齊上陣,不敢有半點疏忽。
下午七點,一天的野外核查工作結束。回到住所后,他們匆忙吃完晚飯后又坐在了電腦旁邊開始將外業成果上圖,直到凌晨。由于工作任務重,時間緊,趕進度是首要。白加黑、5+2的工作模式已是他們的常態。羅斌笑稱,等三調工作結束了,第一個事情就是回家好好睡一覺。
湖南的地形復雜多樣,天氣陰晴不定。盡管客觀因素帶來諸多不便,但湖南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卻一直在穩步推進,目前全省已有26個市縣完成全野外核查,5個縣建成了數據庫,2個縣的調查成果已提交到全國三調辦。
首次引入監理機制 終身責任制保障成果質量
國土是生產之要、生存之基、生態之源、自然之基。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、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基礎。
湖南“三調”工作最大的亮點便是引入了監理機制,實行終身責任追究制度。
質量是國土調查的生命線,為了保證調查數據、圖件、實地三者一致,確保“三調”與第二次國土調查及其他自然資源專業調查的有機銜接,湖南首次引入監理制度,全程跟蹤監督項目進展和成果質量,對“三調”成果質量、工作進度等進行監督、指導、審核。
今年3月,湖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《湖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監理工作指導意見》,明確建立監理責任追究制度,如調查成果出現質量問題,將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終身追究監理單位責任。
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處處長陳建軍介紹,湖南各市州將聘請第三方監理技術隊伍,采用內業核查、外業核查相結合模式,對轄區內縣市區三調,以及市州級數據庫建設、成果匯總分析等工作進行監理。同時,嚴格執行分階段檢查制度,加強對三調各工作階段的過程進行監管。
“成果質量既是工作要求,更是紀律要求,一定要把真實狀況調查出來,反映出來,絕不能故意隱瞞問題。”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謝文表示,三調中如發現弄虛作假、篡改數據的行為,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查處,嚴肅追責。
四市縣先行探索 為全省三調引路
2017年4月,瀏陽、澧縣、芷江、桂陽被確定為湖南三調四個先行試點市縣。為讓全省三調工作積累經驗,少走彎路,四個市縣邊調查、邊總結、邊研究,探索出了一套“湖南經驗”。
瀏陽市三調辦編制了《瀏陽市第三次國土調查實施方案》,制定三調路線圖、任務表,實行掛圖作戰,責任倒逼。記者了解到,瀏陽市實行自然資源系統全員參與,全面發動鄉鎮黨委政府、村組干部及基層群眾投入野外核查工作。突出鄉鎮國土資源所的野外核查主體作用,技術單位提供專業服務,利用“互聯網+”技術和內外業一體專業調查設備配合開展野外核查和舉證等工作。
芷江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姚小烽介紹,2018年7月,芷江縣召開動員大會,全面啟動三調工作,從縣直單位開到鄉村。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,為三調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。芷江縣以試點為契機和突破口,以點帶面,積累經驗,整鄉推整縣。
桂陽縣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該縣充分發揮基層國土資源所工作人員、村支兩委負責人的作用,他們全流程參與底圖制作、野外核查、成果自檢等相關工作。為引導基層群眾主動參與三調工作,該縣還專項安排村民誤工補貼,讓全員參與三調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。
澧縣三調工作最大特點就是宣傳工作做的很到位,除了公益廣告外,該縣還舉辦專業講座進行宣講。每到一個核查地方,三調工作人員便將遙感影像截圖發給相應的鄉鎮、村干部,讓他們充分了解所在地方的圖斑情況,動員他們全力配合三調工作。
四個先行市縣立足湖南實際,構建“五級聯動、縣為主體、部門協作、全員參與”的組織模式;實行“內外業結合、全野外核查”的調查模式;建立“持證上崗、全面監理、分級分階段核查”的質量控制體系,為推動全省“三調”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充分利用1:2000數據 力保三調數據真實準確
開展第三次國土調查,全面查清最新全國土地利用狀況,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,對調查成果實行信息化網絡化管理,滿足國土資源管理精準化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。
2014—2017年,湖南投資7.9億元,在國內率先完成覆蓋全省21.18萬平方公里,數據總量達400多TB的1:2000基礎數據建設工作,包括1:2000遙感正射影像圖、數字線劃圖和數字高程模型,具有精度高、范圍廣、地類豐富、時效性強等特點。
湖南省充分整合利用1:2000基礎數據,結合國家下發的正射影像及不一致圖斑,統一開展國土調查工作,在內業圖斑邊界勾繪和地類判定、野外調查核實、成果數據建庫等多個關鍵環節,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。
湖南省投資8000多萬元,組織11家技術單位近2000名技術人員,分縣制作了國土調查初始庫,科學劃定圖斑邊界、預判地類屬性、提取外業圖斑。市縣在省級下發的初始庫基礎上,結合相關管理數據,以建制鎮(社區)為單元制作野外核查工作底圖,逐村逐地塊開展全野外核查,建設最終國土調查數據庫。
省級通過組織建設初始庫,統一了技術標準,節省了經費時間,實現了明顯的綜合效益。市縣級以初始庫為基礎、結合相關管理數據開展逐圖斑全野外核查,切實肩負起了對三調成果質量的主體責任。
“三調成果是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發展目標的依據,必須首先堅持要實事求是查清現狀、不能事前有任何框框的基本原則,確保調查成果的真實性。”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謝文指出,必須全面執行國家確定的三調工作分類,依法核實每一塊土地的地類和每一種資源的類型,徹底杜絕“一地多類,數出多門”的問題;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、技術規范、標準開展調查,實事求是認定地類,嚴格執行分級分階段檢查制度。
更多相關
挑戰惡劣飛行環境,千巡翼X8在天山北麓的航測"實戰"
常年大風、地形復雜、飛行環境惡劣,這是新疆天山北麓東端,準噶爾盆地東南緣的一座大型露天煤礦情況,礦區管理者為進行智慧礦山建設,需要為礦區采集點云精度5厘米以內的三維數據成果。難度大、風險高,什么樣的航...
南京北斗展會開幕:共享科技盛宴,再話智造未來!
北斗應用行業的盛會,6月南京,玄武湖畔,再度召開!一線專家,領域學者,紛至而來,共襄盛舉,再赴科技盛宴。 2019年6月4日,第二屆中國(南京)北斗衛星導航應用博覽會暨北斗高峰論壇于南京新莊國際...
貫徹落實新《測繪法》 推動地圖出版繁榮發展
地圖是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的最直觀反映,也是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服務社會最廣泛的產品。新修訂的《測繪法》在強化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,完善地圖、互聯網地圖服務監管,促進測繪成果社會化應用,激發地理信息產業活...
CORS賬號免費升配千尋位置全面開放5星16頻服務能力
8月18日,千尋位置全面開放5星16頻服務能力,千尋知寸FindCM所有格式的賬號,都正式支持全星座、全頻點衛星數據解算。千尋知寸FindCM再次升級,以市場主流設備可以發揮和應用支持5星16頻衛星數...
墨江發生地震 測繪無人機應急航拍
9月8日10時31分29秒,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通關鎮發生5.9級地震。地震發生后,云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,提供應急測繪保障。 云南局無人機應急測繪保障分隊攜兩套固定翼和一...
徠卡BLK360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假山面積測算中的應用
1、概述 假山施工面積與其經濟價值息息相關。對于其不規則表面積的計算,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鋼絲網使用面積或者貼報紙、丈量的方式來間接計算表面積。常規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一是效率低下,需要大量的人...
選擇正確的棱鏡和選擇正確的儀器同樣重要
人們通常認為,棱鏡在測量過程中承擔的工作較為簡單——只要“待”在那里就好。但請記住“木桶效應”,測量工作的質量將取決于較薄弱的環節,“小”棱鏡也可...
長江委水文局援疆項目之外業測量圓滿結束
10月8日,隨著喀什地區巴楚縣762111井的最后一組水準點、井面高、地面高數據記錄在案,長江委水文局援疆項目,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(水利部分)新疆維吾爾自治區430個地下水監測站高程引測與坐標測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