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峰高程測量,要從黃海高程基準算起
國測一大隊隊員在日喀則市定日縣曲當鄉(xiāng)境內用電子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(4月1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
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9日電 題:珠峰“身高”從黃海測?——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
新華社記者
日前,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沖頂隊員名單,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。為人測身高,從腳量到頭頂即可;為世界最高峰測“身高”,如何確定“頭”和“腳”?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“頭”,那世界最高峰的“腳”又在哪里?記者近日采訪相關專家,解讀珠峰“身高”測量原理。
海拔從哪兒算?
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研究所所長、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(xié)調組組長黨亞民說,測繪術語中的“高程”可理解為通常所說的“海拔高程”,其特殊性體現(xiàn)在它的起算面上。
“我國法定的高程起算面是黃海平均海平面,是根據(jù)青島大港驗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驗潮資料計算確定的。”黨亞民說,通俗來講,珠峰高程就是峰頂相對于黃海平均海平面的高差。因此可以說,我國為珠峰測“身高”要從黃海測起。
黨亞民表示,受風、洋流、重力、氣溫等因素的影響,全球各地的海平面不是一個平面,每個國家的高程起算面并不相同。
國測一大隊隊員在日喀則市定日縣曲當鄉(xiāng)境內進行水準測量(4月1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
從青島開始的“接力”
珠峰的“腳”找到了,如何將其與峰頂聯(lián)系起來?黨亞民說,黃海的平均海平面可以通過一場“接力”傳遞到全國各地,如同將其延伸到了大陸內部一般。就算離海再遠,也能測出該地相對黃海平均海平面的高程。
“這場‘接力’需要運用水準測量技術,即用水準儀等設備,測出一個已知點和一個未知點間的高差,再利用已知點高程加上高差,就可以得出未知點的高程。”黨亞民說。
據(jù)了解,黃海之濱的青島觀象山設有“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”,其高程是72.26米。全國所有地點的高程,都以該點為原點,用水準測量法一步步測出。
但此次測量從青島一路測到珠峰并不現(xiàn)實。黨亞民說,我國已通過早期的國家重大測繪專項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高程基準。通俗來說,就是在全國布設了許多高程基準點,相當于參照點。國家測繪專項把這些點的高程測出來后,以這些點為起算點,測量更遙遠的地方的高程就方便多了。
“珠峰高程測量通常選西藏日喀則市的高程基準點作為起算點。”黨亞民說,這和以青島水準原點為起算點結果是一樣的。
國測一大隊隊員在珠峰大本營測試地面測量中使用的重力儀(5月3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衛(wèi)星定位測量結果并非以黃海為起算面
珠峰高程測量從日喀則起步,一步步向峰頂進行。而山體上環(huán)境惡劣,不再適用水準測量。因此,測繪人員會在海拔6000米左右確定若干交會點,再在這些點上通過三角高程交會測量,測出珠峰海拔高度。
黨亞民說,以上是用傳統(tǒng)大地測量技術測高的過程。而2005年和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均綜合運用了多種傳統(tǒng)和現(xiàn)代技術,結果更精準、可靠。多種結果的比對、檢核是個長期過程,因此珠峰“身高”的數(shù)值并不會在登頂測量后立刻公布。
“衛(wèi)星大地測量技術獲得的是峰頂?shù)拇蟮馗撸@不是以黃海平均海平面作為起算面的海拔高程,而是從規(guī)則的地球橢球體起算的高程。”黨亞民說,隨著衛(wèi)星導航定位技術廣泛應用,許多國家在登山隊幫助下在峰頂用GNSS接收機進行測量,簡單計算后就宣稱獲得了最新的珠峰高程。
“這種方式獲得的高程只能認定為科研成果,它忽視了將測量結果歸算到海拔起算面這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”黨亞民說。
國測一大隊隊員在珠峰大本營附近測試GNSS接收機設備(4月27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
大地水準面確定:顯著提升高程測量精度
那么,如何將GNSS測定的大地高向海拔高程轉換?黨亞民介紹,這就需要用到現(xiàn)代大地測量的另一項技術——大地水準面確定。他說,理解這種轉化仍可從起算面入手。大地高的起算面——地球橢球體,與海拔起算面的關系是什么?
“黃海高程基準是我國法定的高程起算面,在這個面上重力作用處處相同。我們在珠峰地區(qū)進行各種重力測量,就可以找到許多與這個面重力作用相同的點,這些點就是黃海高程基準在珠峰的延伸。這是找到珠峰真正的‘腳’的又一種方法。”黨亞民說,這些點組成的面叫大地水準面,在這個面上,海拔高程為0。
“科學家可以在珠峰地區(qū)建立一個大地水準面數(shù)值模型,只要給出任意點坐標,就能知道大地水準面與地球橢球體間的差值。GNSS測定的大地高減去這個差值,就是珠峰的海拔高程。”黨亞民說。
黨亞民介紹,今年在珠峰北坡開展了密集的高精度航空重力測量,填補了國際空白,是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重大技術突破。此外,今年還將首次開展峰頂重力測量,并在珠峰周邊地區(qū)加測了大量地面重力。這些密集的測量成果,可以顯著提升此次珠峰高程測量起算面的精度。
來源 新華社 | 作者 孫非 多吉占堆 邊巴次仁 王沁鷗 魏玉坤 武思宇 普布扎西
編輯 黃品超
流程編輯 劉偉利
更多相關
國測一大隊改革發(fā)展紀實
40年眾志成城,40年砥礪奮進,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和民族發(fā)展的壯麗史詩。 伴隨著祖國奮發(fā)前進的鏗鏘步伐,測繪人作為改革開放的實踐者、見證者、受益者,勇立時代潮頭,以一往無前的進...
中緯Zenith15 Pro GPS機在靜態(tài)測量中的應用
應用背景 RTK靜態(tài)測量廣泛應用于道路橋梁測量中控制網的布設、加密等重要工作。如何在完成動態(tài)測量的同時滿足靜態(tài)測量的需求,并保證其精度一直是測量工作者關心的重要問題。這次大英項目的前期勘探工作是...
科力達SLAM-K120:手持三維激光掃描的革新力量
科力達SLAM-K120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:手持三維激光掃描的革新力量 在數(shù)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傳統(tǒng)測繪行業(yè)的面貌。...
思拓力R2C彩屏全站儀,集顏值與實力于一體
近幾年,思拓力陸續(xù)面向市場推出過R1系列和R2系列全站儀,特別是R2系列,視角清晰、結構精密、測距快速,具備精準、穩(wěn)定、高效、易用等特點,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領...
全站儀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,沒有什么能阻擋測繪的腳步
在使用全站儀的時候,我們偶爾會遇到一些問題。今天我們對全站儀使用中常見的一些問題進行整理并解答,希望對用戶朋友所有幫助。 對邊測量在哪些測量工作中使用? 答:對邊測量是指儀器放置在任何地點(無...
回顧測量儀器與計量檢定發(fā)展的艱辛歷程
隨著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,大平板、光學水準儀、光學經緯儀已難覓蹤影,光電測距儀、全站儀、GNSS接收機廣泛應用。基線測量成功轉型,在新的領域發(fā)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 說起基線測量,就得講講基線測量的設備...
當RTK參加世界杯,哪種陣容能“hold住”全場?
2022卡塔爾世界杯已經打響,這可能是“絕代雙驕梅羅”的最后一舞,甚至是一眾巨星的“諸神黃昏”,而隨著阿根廷爆冷遭沙特逆轉、日本2比1逆轉德國,熱血球迷已將氛...
回首改革路 傳承測繪情
他1977年從部隊轉業(yè)至江蘇省測繪局測量二隊從事野外數(shù)據(jù)采集工作,至2015年退休,從事測繪工作近40年;他作為改革開放40年時代變遷的親歷者和見證者,為祖國建設揮灑青春和熱血,為測繪事業(yè)奉獻赤子...